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搜索

[切换城市]

原阳县——名副其实的 宰相之乡

[复制链接]
原阳同城 发表于 2019-12-8 19:32:0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原阳同城
2019-12-8 19:32:01 6072 0 看全部
原阳古称博浪沙,秦时置阳武县,西汉置原武县,1950年,原武、阳武二县合并成原阳县。自秦汉至元代,诞生了张苍、陈平、周勃等14位官居宰相的历史名人,留下了“毛遂自荐”、“唾面自干”等成语典故,古博浪沙、陈平祠等历史文化遗址成为原阳悠久历史的见证。原阳盘鼓和农民书画成为今日原阳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。

Screenshot_20191208_193022.jpg

原阳地处中原腹地、九曲黄河之滨,自古便是黄河之津渡,华夏东西南北之要冲,为诸侯会盟处,兵家必争地,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

悠久的历史催生灿烂的文化。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里,在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中,原阳人以其聪颖、智慧、勤劳、质朴、果敢、善良、忠贞、孝廉,独树一帜。毛遂自荐,扶危救赵,堪称千古佳话;陈平六出奇计,辅刘兴汉,成为汉初一代名相;周勃攻城略地,平定诸吕,定国安刘,战功显赫;周亚夫细柳屯兵,治军有方,削平七国,功盖史册;张苍勘定律历,增补《九章算术》,在中国科技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及至唐宋时期,原阳更是人才济济,群贤备至。娄师德出将入相,气度宽宏,唾面自干,青史留芳;韦氏一门三相,满门忠贞:韦思谦刚正不阿,恪尽职守;韦承庆用人公允,才思敏捷;韦嗣立直陈谏言,忠君忧民。李恽虽生不逢时,却风流倜傥;李穆事母至孝,也称得上满腹经纶、德才兼备之人。至于杨再思,虽谄媚之极,但其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可圈可点。张亮,虽以谋反被诛,但其伺察善恶,所在见称,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也追悔其反行未具,罪不当诛。

屈指算来,自秦汉至唐宋,原阳官居宰相之职的历史名人达14位之多。其中,汉代有张苍、陈平、周勃、周亚夫;南朝陈有毛喜;唐代有张亮、娄师德、杨再思、韦思谦、韦承庆、韦嗣立;五代十国时北汉有李恽;宋代有万俟卨、李穆。因此,誉原阳为“宰相之乡”实不为过。

特别是近年来,随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研究不断深入,经考证,原阳是中华毛姓的发源地。因此,便有了“原阳是毛泽东祖根地”一说,并且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专家组的认可。现在“湖南韶山是毛泽东的故居,江西吉水是毛泽东的祖籍地,浙江江山是毛泽东的祖居地,河南原阳是毛泽东的祖根地”的认定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。由于原阳是毛姓的发源地,历史上的原阳毛氏名人众多,除毛遂、毛喜外,毛宝、毛穆之、毛安之、毛璩(qù)祖孙四人拥旄开国,被《晋书》称为“将帅之家”。毛宝的曾孙毛修之,《晋书》、《南史》、《北史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魏书》五部正史为他一人立传,可谓中国一绝。

汉代四相

陈平——奇计安邦大谋善终

陈平(?—前178年),秦汉阳武县户牖乡(今原阳县阳阿乡)人。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、谋略家、军事家,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,屡出奇计,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,立下了汗马功劳,封为曲逆侯。孝惠帝、吕后称制、孝文帝时三朝为相。陈平少时家贫,父母早亡,跟随哥嫂生活。好读书,喜黄、老之术,以“里中宰肉”一典著称乡里。《史记》上说:陈平身材修长,眉清目秀,是个美男子。有人说陈平:你家里穷成那个样子,吃啥好东西啦养得白白胖胖?其嫂一向看不惯陈平的作为,抢白说:“兴许人家是吃了糖核呗!”其趣事广传。

在秦汉战争和汉楚战争中,除范增、擒韩信、解平城之危。陈平曾六出奇计,佐刘邦反败为胜。特别是刘邦去世后,吕后篡政,他与周勃定计灭诸吕,迎立孝文帝,为历代史家所称誉。他于孝文帝二年(前178年)卒于长安,谥为献侯。葬故里户牖乡库上里。县志载,存于今阳阿乡阳阿村的陈平祠始建于汉武帝三年(前138年),历代多有增修。现存大殿三间、拜厦三间,存“汉曲逆侯陈公故里”、“陈丞相雪诬辩”古碑多通。

张苍——长命百岁精于历算

张苍(前256—前152年),秦汉阳武县(今原阳县福宁集乡张大夫寨)人,著名历法家、数学家,中国唯一一个以科学家身份主计国政的丞相,继陈平后任相长达15年之久。史载其身高8尺有余,活了一百多岁,占尽了福禄寿的风光。秦时曾为御史大夫,后归汉。汉初先后任常山郡守、代相、赵相,功封北平侯。以精通图籍,制定律历,删补《九章算术》而著称于世。辅佐汉高祖刘邦律定历法及度量衡程式,使西汉建国之初典章制度很快建立起来,奠定了汉承秦制的基础。任相期间强调“劝农立本”,发展生产,成就了历史上“文景之治”的盛世。孝景帝五年(前152年)卒,谥为文侯,葬于阳武(今原阳县城关镇谷堆村)。墓前存清康熙阳武知县安如泰立“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”碑一通。

周勃——军功卓著定国安刘

周勃(?—前169年),秦汉卷县(今原阳县师寨镇磁固堤村)人,官至右相。他自幼家贫迁徙沛县,以织箔曲为生,间以吹箫给人办丧事。秦末从刘邦起兵,以军功为将军、太尉,封绛侯。汉初佐刘邦镇臧荼、韩信、陈豨、卢绾的叛乱。刘邦临终嘱后事曾寄语:“安刘氏必勃也!”吕后称制时任太尉。吕后死,与陈平合谋,计夺诸吕兵权,杀吕产、吕禄等,平定诸吕之乱,迎立代王刘恒,亲手跪奉天子玺,是为孝文帝。文帝赐金五千斤,邑万户,任右丞相。由于周勃“厚重少文”,故史籍有“绛、灌无文”之说。孝文帝十一年(前169年)周勃薨,谥号武侯,

葬于西安北景帝阳陵附近。其长子周胜之袭绛侯,因过国除,次子亚夫封条侯,后为丞相。今磁固堤村周氏宗祠有两个牌位,一是“周氏祖宗周勃之神位,”一是“汉条侯周亚夫之神位”。因传有“官大不过亚夫”的皇帝封谕,所以每年大祭之日,正中牌位为“汉条侯周亚夫之神位”,平时为“周氏祖宗周勃之神位”。

周亚夫——治军有方削平七国

周亚夫(?—前143年),周勃次子,西汉名相,袭周勃爵位,封为条侯。以“细柳屯军”、“削平七国”典故称于史册。文帝时,为防匈奴进犯,亚夫领兵驻细柳,军纪严整,文帝细柳劳军,倍加赞赏,誉之为“真将军”,拜为中尉。“细柳”、“细柳营”等语词为后世诗文中常出现的典故之一。文帝临终,诫太子曰:“即有缓急,周亚夫真可任将兵”。文帝崩,他为车骑将军。

孝景帝三年(前154年),吴楚七国之乱,景帝拜亚夫为太尉,率军东征吴楚,仅用三个月时间,吴楚破平,确保了西汉王朝江山一统。景帝甚重之,迁为丞相。孝景帝后元元年(前143年)因其子备甲盾作冥器,被人变告谋反,他受株入牢,不堪忍受吏薄污辱,绝食五日,呕血而死。谥号武侯,县志载,他葬于今原武镇小村南“柏林冢”,俗呼“亚夫坟”,现存明残碑一通。

周勃、亚夫故里在今师寨镇磁固堤村,有清道光年间增修的周家祠堂,传统对联有“细柳屯军天子改容成礼,柏林遗冢野人颂德歌功”;“大丞相谏书屡上,真将军壁垒一新”和横批“将军府”、“削平七国”。1986年,时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亚夫庙题词“治军严明,一统大业”,题词石碑立于祠堂院中。

南北朝一相

毛 喜——数有谏诤事并见从

毛喜(516—587年),字伯武,荥阳阳武人。年少时,就非常好学,草书隶书写得都很好。起家于梁朝中卫西昌侯的参军,不久,迁任记室参军。

557年,陈霸先建立陈朝。560年,陈霸先死,其侄陈蓓继位。562年,陈顼任骠骑将军,他为府咨议参军、领中记室,府朝文辞翰墨皆出他之手。

569年,陈顼以先帝遗诏为名废掉废帝,自己登基,是为宣帝,立陈叔宝为太子,拜毛喜为给事黄门侍郎(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)、兼中书舍人(起草诏令),典军国机密(主持军国机密)。宣帝将北伐,敕令他撰《军制》十三条诏颁天下,并迁他为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,以定策之功封毛喜为东昌县侯,食邑百户,又以本官管理江夏(湖北鄂州)、武陵(湖南常德)、桂阳三王府国事。

571年,毛喜卸职回家服母丧,宣帝下诏追赠他的母亲庚氏为东昌国太夫人,赐布五百匹,钱三十万,官方负责办理丧事。又派官员专门为其选择墓地,宣帝亲自为墓地的设计进行修改圈定。不久,宣帝又起用他为明威将军、右卫、舍人如故。接着又改授为宣远将军,义兴(江苏宜兴)太守、御史中丞,又加授他为散骑常侍、五兵尚书(即“五兵曹尚书”,职掌同“兵部尚书”。五兵曹指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别兵、都兵各曹),参掌选事。

收复淮南地方后,毛喜又献安边之策,被宣帝采纳。宣帝又问他:“我想把淮北也收回来,你看如何?”毛喜回答:“我非圣人,怎能预测未来?但我认为,淮南才被收复,边境不稳固,周氏开始并吞齐国,咱们很难与之抗衡,怎能以咱们现在的疲惫之师再加深入。况且弃了舟船的长处,去践踏车骑之地,这是扬短避长之举。因此,我认为,现在不如安民保境,休整兵马,践行盟约,然后再广募英才,顺时而动,这才是长久之计。”这次宣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,硬是让吴明彻出兵伐周,结果大败而归。宣帝诚恳地对他说:“卿之所言,验于今矣。”

581年,宣帝拜毛喜为侍中,侍从皇帝左右,地位渐显。至文帝时始掌机要,成为陈国宰相。582年,授他为散骑常侍、丹阳(江苏南京)尹,迁吏部尚书,常侍如故。

宣帝刚继位时,就把国家政务委托给毛喜,他也勤心至忠,多次直陈谏言,均被宣帝采纳。宣帝在位十余年间,狭小的江东达到鼎盛时期。只是与北周之战,没有采纳毛喜的建议,以至吴明彻大败,宣帝对此事很后悔,曾对袁宪说:“不用毛喜计,遂令至此,朕之过也。”于是对他更加亲近,达到言无回避的程度。

唐代六相

张 亮——所在见称反形未具

张亮(约600—646年),唐郑州荥阳郡原武县人。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年青时以种田为业。隋大业末年(618年),参加李密的军队,房玄龄将其介绍给了秦王李世民,任秦王府车骑将军,逐渐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干将。在李氏兄弟手足间皇位争夺中,他效命于李世民,勇担重任,忍辱负重,被诬坐牢。直至武德9年(626年)6月玄武门事变,唐太宗李世民政权巩固。他才被敕封为长平郡公,授怀州(今沁阳)总管,太宗亲赐封五百户,此后且官职一直上升。历任御史大夫、光禄卿;豳、夏、鄜三州(均在陕西)都督;金紫光禄大夫兼相州(安阳)大都督;洛州(洛阳)都督;郧国公;太子詹事;工部尚书;贞观17年(643年),升迁为刑部尚书参予决策朝政,就任主管中央公、检、法、司的国务副宰相,倍受唐太宗的隆爱与器重。

贞观20年(646年),张亮被仇家诬告“谋反”,加上他确实也有诸如生活不检点、迷信“称王”阴阳占术等毛病,太宗盛怒之下,下旨判“斩于市。”一年后,太宗李世民反躬省察,以“反形未具”为他错案平反追悔。

韦 思 谦——恪尽职守刚正不阿

韦思谦(?—689),唐·郑州阳武县(今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)人,本名仁约,因避武则天父名讳,故用其字。少举进士,初任应城县令,经吏部尚书高季辅举荐,被提拔为监察御史,从此名声大震,史载有“御史出朝,地动山摇”之说。官至凤阁鸾台三品(宰相)。今陡门乡韦城村有思谦祠,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性情耿直,正派严谨,不怒自威。他认为:大丈夫处在匡扶社稷、为人师表的位置,一定得光明磊落,旗帜鲜明地报效国家,绝不能碌碌无为,只会做太平官,护拥着妻子儿女过安逸日子。在中央纪检司法机关上班时,他遇见王公大臣往往不参拜,不打招呼,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对自己不利。他却说:“翱翔长空的雄鹰哪会和普通家雀一般见识,何必以庸俗客套去狎媚他们呢?况且作为朝廷命官,本来就应该严格自律,不能吹吹拍拍,乱拉关系!(雕鹗鹰鹯,岂众禽之偶,奈何设拜以狎之?且耳目之官,固当独立也。)”

奏事仪态从容,言辞得体,理由充分,分寸适度,很受圣上赞许。垂拱初,赐封博昌县五等侯爵,任宰相之职。退休时加封太中大夫。武则天永昌元年(689年)九月寿终正寝,被增封为“幽州都督”。

韦 承 庆——用人公允才思敏捷

韦承庆(?—706年),字延休,思谦之子,以文字功夫见长,很受时人推崇,他自幼谦恭严谨,以特别孝敬继母而闻名乡里。二十岁中进士,补雍王府参军。王府文件信函全部由他起草,语言精警,文辞优美,名闻遐迩。后升迁为太子司仪郎。其劝谏表章令读者动容落泪。他为太子编写的《谕善箴》、《灵台赋》均被视为珍品,朝臣争相传诵。长寿中(693年)升迁凤阁舍人兼掌天官选事。他思维敏捷,辞如泉涌,即使涉及军国大事的文件,也是立马可待,下笔即成,从来不必先打草稿。政府许多材料上,都不乏对其赞扬之处。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“三农”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提出来的人。他的谏书上反映贫民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,有“千里有劳于馈粮,三农不惶于稼穑”的句子,意思是说:“不远千里探亲访友,最受宠的礼物是吃的东西,农村中从事耕种的农民纷纷逃荒保命,谁还有时间从事令人辛酸的农业?”这里的“三农”,即指“农村、农民、农业”,指疆域内农民阶层的生活处境及经济状况,是一个严重的“三农“问题。自天授(690年)始,三次掌管天官选事,又拜凤阁侍郎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,担宰相之职,并依旧兼修国史;神农初(705年)被封为扶阳县第四等爵位,神农二年(706年)中宗又特加封银青光禄大夫,授职黄门侍郎,未任而逝。封赠秘书监,谥号“温”。

韦 嗣 立——忠君忧民直陈谏言

韦嗣立(654—719),字延构,思谦次子,承庆异母弟。其母王氏遇承庆甚严,每有杖罚,他必解衣请代,母不听,辄私自杖,被世人赞为承庆最亲密的兄弟。

嗣立少举进士,出任双流县令,政绩卓著,为蜀中之最;他主张重教兴学,培养才德兼备的接班人;反对滥食封邑、兴建庙观,曾多次上书,陈述政见,言辞肯切,据理深刻。后迁秋官侍郎。三迁凤阁侍郎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,任宰相之职。曾兼检校汴州、魏州刺史,又徙洛州刺史,饶州长史,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选事。承庆卒,代为黄门侍郎。玄宗开元七年(719年)卒,赠兵部尚书,谥曰“孝”。

他与其父韦思谦、其兄韦承庆父子三人同为唐朝丞相,史誉“一门三相”。

杨再思——明哲保身风趣圆滑

杨再思(约640—709),唐郑州原武县(今原武镇杨大寨村)人,是一位以风趣世故而著称的唐朝宰相。少举明经(进士),反应机敏,历事四主,仕途通达。在高宗、中宗、睿宗、武皇期间先后担任天官员外郎、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、户部尚书、中书令、侍中、内史、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,稳称四朝元老。他为官无威,处世机敏,明哲保身,见风使舵,八面玲珑,为人圆滑世故。他做官只给皇上办事,别人概不考虑。身居要职十几年,不拉关系结党羽,无所荐达,没提过反面意义。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史籍指责他“知政十余年,未尝有所荐达,为人巧佞邪媚,能得人主微旨,主意所不欲,必因而毁之;主意所欲,必因而誉之。”司刑少卿桓彦范惩处武皇幸臣,他知武皇有为幸臣开脱之意,便主动为其评功摆好,使武皇得以释其罪,复其职。桓一伙十分恼火,骂他是狡黠佞奸的滑头,并写《两脚野狐赋》对他进行挖苦、嘲讽。被杨再思以破坏领导班子团结,污蔑大臣为由而贬谪出京城。再思身居相位,没有官气,一次同僚聚会,他竟身披紫袍,当众跳高丽舞,且“萦头舒手,举动合节”,神气十足,非常投入,那些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员们认为他不顾身份,只图玩得尽兴,便“满座嗤笑”,斥之为不知耻羞。

杨再思担任玄武县尉时,入京公干,在客栈中被小偷偷取行李。小偷被杨再思发现后,只得认罪。杨再思却道:“你是因为贫困才偷东西的。你把我的公文留下,其他的都拿走吧。”此后,杨再思没有提及此事,只是借钱返回县里。

杨再思幽默风趣是出了名的,张宗昌绰号六郎,是官场挂上号的美男子。有人奉承他容貌美如莲花,他却故意大叫“不然,不然!人言六郎似莲花,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,非六郎似莲花也”,足见其机敏乖巧,智商过人。曾有人当面问他:“公名高位重,何为屈折如此?”杨再思不假思索地说:“世路艰难,直者受祸。苟不如此,何以全其身哉!”一语道出封建社会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的苦衷。看来他缺乏的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和骨气。

景龙三年(709)六月,杨再思薨,赠官并州大都督,陪葬于陕西北梁山乾陵,谥曰“恭”。

娄师德——出将入相宽宏大度

娄师德(630—699),字宗仁,唐郑州原武县(今官厂乡双楼村)人。进士及弟,官职累升,直至武则天时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(宰相)。他文武兼备,谦恭大度,列青史,享世祀,其德,其量,其才,其行,足以服当时而训后世,后人赞誉他“才猷兼将相,度量纳乾坤”。高宗上元初(674)为监察御史,时吐蕃势力东进,威胁关中,娄乃自请从军,屡立战功,迁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,并知营田事。此后长期在甘肃、青海一带主持军事屯田。后累升官至凤阁侍郎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,兼检校右肃政御史大夫,掌握朝政。师德为人忠厚,有大将之风,遇有冒犯,多能大肚为怀。狄仁杰的成功全赖师德举荐,仁杰不知根底,反而排挤他,连武皇也看不下去了,当面指斥仁杰,令其羞愧难当,心服口服。师德令其弟树“唾面自干”的风范,称堪万世师表,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的著名典故便是由娄师德的政事演变而来。师德出将入相四十年,七十岁仍充天兵军大总管,卒于任上,赠凉州都督,谥曰“贞”,归葬故里。

五代一相

李恽——弈棋饮酒生不逢时

李恽(917—988),字孟琛,五代十国时期开封阳武人。生于后梁贞明3年(917年),性情疏达,善谈明理。少年时好滑稽,及北汉英武帝朝为相,颇事持重。李恽居官之时,世事维艰,战乱频繁,其母在乡下生活,李恽时常挂心,担心其母安危存亡,终日郁郁寡欢,纵酒弈棋,以解思母之忧,不理政务。英武帝多次批评,他仍不介意,有次刚与和尚摆开棋局,英武帝便派近侍将其棋盘投入炉中。李恽不愠不火,慢吞吞地到皇帝面前检讨谢罪,皇帝狠狠数落了他一顿。第二天又置了一幅新棋,和过去一样又下起来。北宋统一后,始知母亡,上表追服母丧,没被批准,并令出知广州,迁司农卿,连知许、孟二州,以足疾求解,授忠武军司马,宋太宗端拱元年(988)卒,终年七十三岁。

宋代二相

李穆——事母至孝德才兼备

李穆(927—984),字孟雍,宋开封府阳武县(传说原阳县靳堂乡夹滩)人,宋太宗时良相。少时便是作文高手。人品高尚,拾金不昧,每捡到遗物,总要千方百计找到失主,当面奉还。后周显德初年(954)以进士身份在郢、汝州供职,官至右拾遗;宋朝初年迁洋州通判,多年积案审理一清,百姓称快。他为官清廉,任京官时决策英明,处理到位,秩序井然,歌舞升平。直至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为相,举国大治。李穆尤精通书画诗文,以其特有的清正高雅文风,一扫五代流传下来的空洞华丽矫柔造作的弊俗,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典章水平。举止言谈,令人钦佩。他一生为国家举荐大批有用之才,可谓桃李满天下。还是个大孝子,其母略有不适,起卧翻身必亲自扶掖,文学孝行,见称于世。

李穆57岁卒,宋太宗哭悼良臣。赠工部尚书。

万俟卨——使金主和愚忠丧节

万俟卨(mo qi xie)(1083—1157),宋开封阳武县(今原阳县齐街乡麦寨村)人,字元忠,进士及第,历任枢密院编修官,尚书比部员外郎,为南宋高宗时宰相。万俟卨才华横溢,经纶满腹。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,曾以其临危受命,保全沅州而提点湖北刑狱官。其一生作为,被世人褒贬最多的是他为高宗赵构的主和固位投降路线而不惜名节,冒天下之大不韪,参与迫害抗金名将岳飞,甘为统治阶级的鹰犬,置身于万世唾骂之中。死后虽被皇家封谥“忠靖”,却为人格之节所不容。作为一个朝代的国家级领导人之一,其历史背景复杂莫名、扑朔迷离。客观地说,万俟卨和岳飞都是封建愚忠统治的牺牲品,一个为忠丧节,一个为忠丧命,是被传统的忠君观扭曲魂灵的悲剧人物。

原阳县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不愧为名副其实的“宰相之乡”!
扫码加入新乡V信群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 |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查看:6072 | 回复:0

新乡都市生活家居服务是新乡地区的地方性门户网站,我们是由各界精英组成的团队,倾力打造的一个全新理念的综合类新乡地区门户网站。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友情链接
新手指南
内容审核
商家合作
广告合作
商家入驻
新闻合作

客户端

微信群

官方微信

Archiver| 手机版| 小黑屋| 亿联网络
联系电话:0373-5595535 13938759389 邮箱:2133197@qq.com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