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搜索

[切换城市]

史志新乡•历史事件之竹林七贤游隐辉县

[复制链接]
楚国农夫 发表于 2019-10-31 14:05:0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楚国农夫
2019-10-31 14:05:04 2605 0 看全部
         1991年版《辉县市志·大事记》:正始五年(244)前后,著名文学家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七人,啸傲聚居于山阳(今山阳村南),为竹林之游,世称竹林七贤。

45bd8dc5dcffa22d2ba2ecbe89c92b2c.jpg

       魏晋时期,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争权夺利,政局动荡,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,“魏晋之际,天下多故,名士少有全者”。文士们无法施展才华,且周围环境险恶,动辄得咎,因此许多文人或放浪形骸,或寄情于山水之间,任情放达,消极避世,用清谈、佯狂、饮酒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,“竹林七贤”便是其代表人物。

      竹林七贤,是指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七位名士。魏末晋初正始年间,这七人意趣相投,常常聚在当时的山阳(今辉县西南一带)竹林之中,清谈赋诗,饮酒酣睡,抚琴纵歌,被人称为竹林七贤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记载:嵇康居山阳,“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,豫其流者河内向秀、沛国刘伶、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‘竹林七贤’也。”南

朝宋刘义庆在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中说他们“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谓竹林七贤”。

      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,官至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,妻子是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。作为曹魏宗室姻亲,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,便离开京城,仗剑出游,他游历至山阳县,发现此处奇峰巍峨、灵泉遍布、修竹密植,风景宜人,正适合修身养性、避祸隐居,便举家迁居于此,《太平御览》云:“山阳县城东北二十里,魏中散大夫嵇康园宅,今悉为田墟,而父老犹谓嵇公竹林,以时有遗竹也。”嵇康迁居山阳,至其因故被杀,在此居住长达20年之久,他的好友追迹而至,在此畅饮聚会,山阳成为了“竹林七贤”的聚集地。

       竹林七贤三三两两或结伴而行,游于太行山之阳,到过辉县、焦作、沁阳、济源一带,到过百家岩、苏门山、白鹿山、驼峰岭等地,结识王烈、孙登等仙人逸士,留下不少遗迹和传说。

嵇康生性非常灵巧,并且喜欢打铁。他的宅子中有一棵柳树长得十分茂盛,于是嵇康挖了个水沟绕着柳树。每到夏天,便在柳树下面打铁。因为家境贫寒,嵇康还和向秀一起在大树下打铁,嵇康掌锤,向秀帮他鼓风炉,二人配合默契,自得其乐,同时也以此来补贴家用。

       嵇康“尝从孙登游于苏门”,嵇康在苏门山中遇见了隐士孙登,便与他结伴游历。临别时,孙登说:“您的才能是很高了,只是保全自身的办法不足。”后来,嵇康因故被杀,临终做幽愤诗,诗中有“昔惭柳下,今愧孙登”之句。

      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最嗜酒如命的,常常坐着鹿车,带一壶酒,使人扛着锹跟着,说:“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。”在辉县市西南80里的驼峰寺旁,崖畔突出一石,若神人舒掌之状,光洁平坦,清风来时,爽气侵骨,刘伶每逢喝得大醉,就躺在上面,被称为刘伶醒酒台。

       竹林七贤虽志趣相投,同为竹林之游,但是他们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,最后分崩离析,竹林之游不再。嵇康对于司马氏集团采取不合作态度,大将军司马昭想礼聘他为幕府属官,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。后来嵇康因事触怒司马昭,被处死。

       阮籍接受了司马氏授予的官职,先后做过从事中郎、散骑常侍、步兵校尉等,因此后人称之为“阮步兵”。阮籍采取不涉是非、明哲保身的态度,或者闭门读书,或者登山临水,或者酣醉不醒,或者缄口不言。司马氏的心腹钟会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,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。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,试探他的政见,他总是以发言玄远、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。司马昭想与阮籍结为亲家,为了躲避这门亲事,阮籍竟一连60天都喝得酩酊大醉,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。

      山涛起先“隐身自晦”,40岁后出仕,历任尚书吏部郎、侍中、司徒等,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。嵇康被杀后,向秀被迫出仕,先后任黄门侍郎、散骑常侍等职,但“在朝不任职,容迹而已”,选择了只做官不做事,消极无为。刘伶嗜酒如命,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,晋武帝泰始二年(266),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入朝为官。刘伶不愿做官,听说特使已到村口,就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,然后脱光衣衫,朝村口裸奔而去。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。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,老死家中。阮咸曾为散骑侍郎,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,但晋武帝司马炎认为阮咸好酒虚浮,没有用他。因质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记恨,被贬为始平太守。后无疾而终。王戎入晋后长期为侍中、吏部尚书、司徒等,历仕晋武帝、晋惠帝两朝。

       竹林七贤游隐辉县多年,后人在竹林边立“七贤祠”以兹纪念,遗址在今辉县市鲁庄村与山阳村之间。《大清一统志·河南卫辉府志》曰:“七贤祠在辉县西南六十里,今为竹林寺……旧名七贤观,后改尚贤寺,又改今名,即晋七贤所游之地。”原有竹林泉,泉边有大片竹林,绿竹泛波,清水滔滔。泉左右祠,祭祀竹林七贤于内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知县陈谟重建,今名竹林寺。

      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雅士游览过竹林寺,并留下不少动人的诗篇。如:金元好问《竹林寺》、王恽《题竹林寺四首》《再过七贤祠三首》、明纪云鹤《山阳行》、清薛所蕴《漫步竹林》、乾隆皇帝《七贤咏》等。

作者:史志新乡
扫码加入新乡V信群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 |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查看:2605 | 回复:0

新乡都市生活家居服务是新乡地区的地方性门户网站,我们是由各界精英组成的团队,倾力打造的一个全新理念的综合类新乡地区门户网站。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友情链接
新手指南
内容审核
商家合作
广告合作
商家入驻
新闻合作

客户端

微信群

官方微信

Archiver| 手机版| 小黑屋| 亿联网络
联系电话:0373-5595535 13938759389 邮箱:2133197@qq.com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